溪水澄澈,两岸林木繁茂,鲜花相映。早晨,人们在这里晨跑锻炼;夜晚,有来遛弯的老人、有来攀岩的孩子……位于浒溪西岸的灵溪公园如今已成了百姓又一休闲好去处。
日前,我县完成浒溪(灵峰-递铺段)、递铺港、南溪(水库下游段)、鄣吴溪4条美丽河湖县级验收。近年来,安吉坚持水岸同治,全面恢复水域功能,积极营造美丽水环境、释放水潜力,努力实现“山水林田湖草”有机融合、和谐共生的“美丽河湖”。
今年以来,我县持续推进美丽河湖全域建设,在完成浒溪(灵峰-递铺段)、递铺港水系2条省级美丽河湖基础上,高质量建设“幸福河湖”。在发挥河道基本功能的同时,注重河道综合功能的发挥,以河道建设带动全域旅游、乡村振兴,向着“绿富美”加速奔跑。
生态优先开放共享
“美丽河湖”建设因地制宜,充分发挥地域特点、彰显人文特色,建设安全流畅、生态健康、水清景美、管护高效、人水和谐的具有诗画江南韵味的河湖。
望得见青山、看得见绿水、记得住乡愁,这样的美丽河湖,在安吉到处可见。递铺港南起凤凰水库,北与浒溪交汇,全长10.2km。近年来,通过实施水生态修复、雨污分流、清淤治污、建设河岸绿化美化和景观节点等举措,同时依托河长制巡查管理、河道整治工作小组、社会护水力量参与治水,先后完成剿灭V类水、整治排污(水)口等工作,助推开展高效治水工作,让递铺港水清岸绿。
在确保水质清净的同时,我县在美丽河湖建设中又开拓了“生态优先、开放共享”的治水新思路。县水利局规划计划科副科长胡杰介绍,在对递铺港整段河道两岸的游步道、河滨公园等节点的河滨景观绿化进行提升改造的同时,还建成了30余处河床蓄水坝堰、橡皮坝、石砌石坝、汀步坝、液压坝、水堰等设施,原本一马平川的河道有了高低起伏,潺潺流水慢了下来,城市多了水景,添了灵动。
“在保留原生态的基础上因地造景,注重休闲功能注入,让老百姓茶余饭后有更多好去处。”胡杰说,傍河而建的儿童公园、石马港交汇处驿站广场等,让递铺港沿线人气更旺了。
生态治理重生态。在浒溪沿岸的另一处节点晧羽广场,打造的路面都能“呼吸”。
“这里将使用透水混凝土,雨水可以直接透过它下渗到地下管网,被土壤吸收排入河道。”灵峰街道基建办副主任贾永强介绍说,传统混凝土为保障强度,材质密实,很难透水,遇到暴雨袭击就容易形成大面积积水,引发“城市看海”现象。此次节点建设采用了“会呼吸”的透水混凝土进行建设。“这样既不会造成路面积水,遇上下雨天也不会沾湿鞋。”他说。
乡村振兴人水和谐
悠悠南溪,缓缓流淌,河光山色与两岸的层楼叠院和谐共处。近年来,我县在对河道展开综合治理的同时,十分注重对沿岸生态环境的提升和修复,实现以美丽河道建设带动全域旅游发展、乡村振兴繁荣。
“美丽河湖建设最终目的是人水和谐。”胡杰介绍,南溪城北枫树墩段生态修复工程以防洪为基础,生态治理为目标,沿河新建亲水平台、观赏步道、景观彩带,通过植草绿化,景观水系、健身设施等与附近特色田园、农业种植互相映衬,形成人水亲近的城区农业生态水景观。
碧波荡漾,鱼水同乐。南溪不仅是安吉美丽河湖建设的“颜值担当”,也是因水而振兴的典范。
孝丰镇潴口溪村通过引进南溪水,筑好堤坝,蓄水成塘,并保留原有植物,建成了独具特色的生态湿地公园。同时,凭借优质水资源,还引进了洁澄水业、水上乐园、杜鹃花产业化发展等项目。“我们如今的美好生活,都是从南溪水里淌出来的!”潴口溪的村民们时常将这句话挂在嘴边。
有着悠久历史的鄣吴溪,去年启动美丽河湖建设项目,在修复沿河水利挡墙护岸水坝等水功能的基础上,挖掘水文化、提升水景观,建设起一条长6.5公里的滨河彩色绿道。“结合鄣吴昌硕元素、玉华诗画元素、景坞知青元素在沿河建设3个主要节点。”鄣吴镇农业农村办副主任徐康介绍,通过美丽河湖建设使“吴昌硕艺术文化”在水环境中得到全面提升凸显,将鄣吴溪打造成一条鄣南烟雨、诗情画意的“吴昌硕文化艺术河”。
“我们还修筑了亲水平台、沿河栈道,修复了沿河植被绿化,预计每年吸引30万游客来亲水休憩旅游。”徐康说。今年7月,鄣吴溪漂流开业,又为该镇6个行政村带来约150万元/年的集体经济收入。
一头连着生态环境,一头牵着民生福祉。鄣吴溪缓缓流动,让人们更了解昌硕文化,更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,一幅充满活力、古色古香的秀美画卷正徐徐展开。